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案例 > 正文

深植厚培强党建 固根铸魂奋前行

2022-09-2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深植厚培强党建 固根铸魂奋前行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工作纪实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创建于2011年,前身是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和2010年处置卡源事故的党小组,是西南科技大学创建较早的研究生党支部。10余年来,研三党支部以“夯实五个建设”为主线,以“深植厚培强党建,固根铸魂奋前行”为主题,以“五航五度”打造支部工作品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党员,他们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激励一代代师生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贡献,他们扎根在五湖四海,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印证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和沧桑巨变。
       一、抓学习,固制度,五个建设夯基础。
       思想建设筑牢根基:支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政治思想教育与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年初制订学习计划,每月固定15号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疫情期间学习不断线,建立个人自学、党员互学、集体讲学、思考总结相结合的“四学联动”机制。通过云党课、主题发言、撰写心得、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组织建设融合创新:创新党组织设置,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纵向建立支部,把支部建在学科上、把党小组建在年级上、把党员先锋队建在科研团队上的,多角度、全方位、全过程夯实组织基础,做到了党员在哪里,工作活动就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风建设毫不含糊:严格开展“三会一课”。支委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实际、融会贯通、规范流程,以为支部成员服务为自觉追求的基本职责,当好“带头羊”;支部全体党员加强宗旨意识,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确保在旗帜、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做好“领头雁”。
       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支部注重高效精准的党建管理体制,形成了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度等,以制度保障支部建设。
       纪律建设公道严明:支部强调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经常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运用年级党小组会相互提醒提示,定期开展召开廉洁自律学习会和组织生活会。
       二、勤作为,善创新,五航五度树品牌。
       文化启航工程延伸党建深度:支部有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厚植“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多年来,通过开展参观“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黄继光纪念馆、梓潼“两弹城”、绵阳市博物馆、九院科技馆爱国主义基地,组织红色经典著作朗诵比赛、红色影视作品配音比赛、四史知识学习竞赛等教育活动,与学院留学生一起开展了 “我爱我的家乡”、“后疫情时代青年的使命”等主题研讨活动,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三线文化”厚植于支部党员心中。
       思想导航工程保证党建力度:支部强化旗帜引领,丰富教育形式,实施思想导航工程,打造了有力度的基层党建。一是配齐支部工作队伍,选拔学生骨干担任支委和党小组负责人,增强支部的存在感、信任度和凝聚力;二是做实做细党建工作,提升支部的政治领导力和工作吸引力。
       创新远航工程扩展党建广度:一是依托现代信息媒体和专业优势,积极创建并优化了“互联网+党建”工作特色。以自主开发的“i党员”平台为载体,实现党员管理服务的便捷化;二是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科技战疫。支部党员不仅积极参加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工作,还联系了加拿大校友会捐赠2万余件医用物品发往湖北疫区;参与研制了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并投入高铁站、医院、机场等疫情防控一线使用,真正把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人才培养的力量,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强化科学研究和推动社会服务的力量。
       优秀领航工程提升党建效度:支部注重发挥党员师生的标杆引领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做好桥梁纽带。开设“网络育人实验室”直播、实施“龙山领航计划”、组织开展“心阅”读书会、“智享”学术沙龙、先锋微党课活动,积极参与白羊乡村扶贫支教、爱心织围巾活动。通过公众号“西科信驿”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赶有目标,不断凝聚见贤思齐、奋进正当时的正能量。
       分类护航工程丰富党建温度:针对研究生思想多元化、行为个性化、基础差异化的特点,支部分类指导、精细服务。对新生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活动、鼓励新生向党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阅读一本书籍、学习一个讲座、集中观看一部影片、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开展一次主题竞赛活动的“五个一”活动;要求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帮扶入党积极分子和低年级同学,搭建研本互助平台,以党建带团建,实施学业帮扶计划。支部还定期邀请毕业生党员建言献策、分享经验;通过组织爱心捐款、轮流去医院照顾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患病同学,让党建更有温度。
       三、做先锋,勇担当,脚踏实地出成效
       引导党员“亮出党员身份”,笃行“六有大学生”要求,支部的成员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学习中的表率,科研上的先锋,工作中的骨干,实践上的楷模,在学术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代表。
       支部成立以来,有74%的同学获得学业奖学金;支部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近两年被SCI/EI/CSCD收录论文70余篇,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20余场,参与课题研究200余项,在各大赛事上斩省部级以上奖项80余项,获得专利及著作权20余项。工作上,支部成员敢为人先,现有7人担任研究生会主要干部、专业负责人、科研团队小助理。社会实践方面,王瑶、范钟庆同志荣获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李林静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付文鹏等5名同志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服务于西部计划战略;李文峰等15名同志获得国家奖学金;郭明明、杨涛、包滨豪3名同学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站在新起点的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守正出新,开物成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供稿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