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我是党员、当过兵,舍我其谁!”

2020-03-27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我是党员、当过兵,舍我其谁!
——包头市第八人民医院援鄂方舱医院女护士杨慧冬抗击疫情纪实

 
        自从去了武汉,她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杨妈”,她收获了好几个“女儿”,还收获了自治区医疗队队员的钦佩,大家称她为“铁人”,她就是包头第二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长、市第八医院心内科护士长杨慧冬。
        “我是一名党员,也曾经是一名军人。党员的先锋作用不能减,军人的战斗本色不会褪。”大年三十,当武汉出现疫情后,她第一时间就递交了请战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场上,选择冲上一线的杨慧冬和所有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始终秉持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奋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今年45岁的杨慧冬,留着齐耳的短发,永远都是笑眯眯的,因为工作认真拼命,在部队就因表现出色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退伍后,她秉承人民解放军吃苦耐劳、服从命令、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 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 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一天150人次咽拭子
      初来方舱医院,在承担日常方舱医院工作的同时,队员们还要承担整个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包括接收记录物资,清点整理,物资发放等保障类工作,各类用品需要医护人员自己搬运,作为队长,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即使刚下夜班也不休息,早上5点直接去搬运物资现场。得知巴盟医疗队健之素片告急,尽管包头医疗队带的也不多,她还是号召包头医疗队的队员贡献出健之素片,她对年轻的包头队员说,在困难时期,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取暖。
       再新冠肺炎治疗流程里,最危险的项目之一就是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需要打开患者口腔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而杨慧冬第一天就做了150人次咽拭子。
       有一种气质,叫“我当过兵。”
       在部队历练过的杨慧冬,做事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早在刚参加工作不久,杨慧冬在儿科当护士,一天深夜,为抢救一位重度肺炎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将自己年幼的孩子从梦中唤醒送到父母家,去医院抢救患儿,直到第二天患儿脱离生命危险。杨慧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妈妈不在身边,一宿未睡在等她回来,心里充满了对孩子的内疚。
        在心内科工作时,杨慧冬经常深更半夜接到单位急诊手术的通知,每次她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抢救心梗患者,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2019年8月份,心内科接诊一位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当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大便失禁,在医院为患者清理身上的粪便时,家属都躲得远远的,直说“太恶心了。”,但是杨慧冬不嫌脏,不嫌累,她认真为患者清理脏污,看到这一幕的患者家属,连声表示感谢。
       去年,心内科接诊一个急性心梗的大娘,大娘家里,只有她和她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儿子。最初住院的时候,大娘谁都不信任,总觉得护士照顾自己不够认真仔细,杨慧冬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照顾大娘,把大娘当成自己的家人热心服务,精心护理。治疗结束后,杨慧冬成了大娘的贴心人。大娘出院后,杨慧冬找来给自己妈妈买的新衣服,给大娘从里到外全部换上,大娘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亲姑娘。”
       “做患者心目中的优秀护士,做护士心目中的合格护士长”,是杨慧冬从事护理工作20年以来始终坚持的理念。
        也正是这份理念,让她在疫情面前,选择义无反顾。
       “这20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努力用‘心’去做, 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感受我的工作态度、我的真诚。”

       ( 供稿单位:包头市第八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