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疫情过后,我们领着孩子一起去武汉看樱花

2020-03-1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疫情过后,我们领着孩子一起去武汉看樱花
——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院感科医生、援随医疗队员宇翔先进事迹

       寒冬过后,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本该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户外玩耍,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欢乐,然而,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却让我们的城市陷入沉寂。江风不吹,樱花未放,当活力四射的武汉按下暂停键,一批批医护人员奔赴抗疫的一线,那些用相机、文字定格的感人的画面,温暖的瞬间便成为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爸爸还有“7天”就回家啦
       “爸爸去哪了?”妻子温柔地问道。

       “爸爸打病毒了。”孩子用稚嫩的声音激动地说。
       “爸爸还有几天回来呢?”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妻子觉得有些好笑。
       “爸爸还有7天回来。”孩子开心地笑了。
       这是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院感科医生、援随医疗队员宇翔的妻子胡洋在朋友圈里的一段分享,她在发文中写道:“现在3周过去了,问女儿爸爸还有几天回来,女儿说‘还有7天’。”视频中抱着娃娃的女孩是宇翔还未满3岁的女儿,虽然她并不知道爸爸去哪了,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打病毒的爸爸是个大英雄。
       “今年过年,本来是想带着孩子和老人去海边度假的,因为疫情取消了外出的行程。”妻子胡洋说。春节本是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欢乐时刻。然而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坚守工作岗位,院感科的宇翔就是其中的一个。院感科作为疫情防控的“先锋”部门,这个春节比往常更加的忙碌,从年前到年后,宇翔已经连续工作了数十天,只要接到科里一通电话,不管在哪里,宇翔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医院。
       年前,宇翔告诉妻子自己报名参加了第二批援鄂预备队,同是医务工作者的妻子非常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尊重丈夫的决定。作为家中的独子,宇翔一直不敢把报名援鄂的消息告诉家里的老人,直到2月6日,宇翔正式接到援随通知,那天他比往常更早到家。胡洋说:“那天下午4点他发一条微信给我‘我要去湖北了’,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虽然丈夫早已帮自己打了预防针,但是等到真正临别的时候,心中满是不舍和牵挂。宇翔和妻子商量,一家人好好吃完晚饭,再告诉父母。宇翔的老家在遥远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由于宇翔的母亲身体不好,之前家里的孩子一直是由胡洋的父母帮忙照看,年前宇翔的父母专程赶来与儿子团聚,不料宇翔却要出征了。虽有万般不舍,年迈的父母也理解儿子的工作,反复叮嘱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连夜收拾好行装,在家人的目送中,宇翔带着家人的期许踏上了援随的征程。
       “宇翔走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焦虑,因为第一天晚上我没接到他的电话。”胡洋说,“刚开始我们不了解情况,就想跟他视频,看看他住的怎么样,吃的好不好,但他基本没有时间,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会儿就中断了。一开始接不到电话,我会焦虑得睡不着觉,后来知道他很忙,慢慢地就适应了。”说起这些她脸上的笑容渐渐退去。“在我们家,他就跟明星一样,每次视频,我们一堆人的脑袋看他一个人。”摸清楚了丈夫的作息规律后,胡洋总是逮着宇翔吃饭的时候跟他视频。“每天晚上8、9点钟,我们把手机摆好,大家就在那盯着他吃饭,说两句他又赶紧挂了。”刚去的时候,宇翔经常忙到凌晨打电话给妻子,想通过视频看看熟睡的女儿,匆匆几句就结束了通话。宇翔的奶奶90多岁了,隔三差五会给家里打电话,害怕老人家担心,宇翔的父母只好骗老人说宇翔出差了。
       妻子胡洋是宇翔的大学同学,夫妻俩一起在武汉上大学,读研究生,呆了整整八年,201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因此,他们对武汉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看到同学群里都在讨论武汉的疫情,想到曾经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此刻正在抗“疫”的前线,宇翔回复到:“我报名来支援你们了,你们等着我。”没想到这句话不久就实现了。妻子胡洋同样“不甘示弱”,在单位后方为患者做好“心理建设”。胡洋和宇翔夫妻是省妇幼保健院一线医务工作者,疫情发生后,单位特别开设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服务。考虑到胡洋的丈夫在前线抗疫,院领导建议科里取消胡洋的心理热线排班,但胡洋谢绝了领导的好意。胡洋表示,“作为援鄂队员的家属,比较能够感同身受,如果援鄂家庭有这方面的需求,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心理学专长,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这是很有意义的。”
       向险而行,不胜不归
       2月7日,江西援随医疗队抵到达随州,宇翔及其他14名队员被分配在高新区医院,由宇翔担任援随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支委、高新区医疗小分队的组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这对宇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原单位他只是院感科的一名普通党员,但到了随州后,他被组织委以重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设的收治点病房布局及院感流程设置起初还不是十分完善,医院也没有相应的紧急预案,所有的这些“空白”都急需小组队员填充。在抵达高新区医院的第一天,宇翔提前深入隔离病房为即将进驻的队友们实地查看病房情况,详细了解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患者就医环境等,对病区的布局、院感防护流程等做了进一步优化,确保收治点符合院感要求。“院感科就像先潜部队,必须跑在风险的前面,排除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的任务就是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宇翔结合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隔离病房内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并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反复培训指导,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从到达随州起的20多天,宇翔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他给临床医生安排了轮班,却唯独没有安排自己休息,直到现在他只休息过半天。宇翔负责的区域是收治确症患者的隔离病区,作为组长,他不仅要负责院感防控,还有协调小组的各项工作,抓好医疗安全和护理工作。每天他都穿着厚厚的隔离衣进出病房,仔细检查小组个人防护、患者管理情况,对病区进行消毒。他协助当地医院改进血透室相关流程,制定日常监督检查流程,组织讨论采集咽拭子的个人防护及患者出院后的用药,开展谈心谈话和党课学习,发展预备党员……从刚开始的紧张到现在游刃有余,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协调医疗、护理、党务工作愈发的得心应手。对他而言,这次身份的转变让他意识到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要更多的关心队友,促进团队的协同奋战。晚上回到住所,他习惯梳理一天的事项,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无论多忙,他依然会抽出时间找队友谈心,了解大家的思想状态,给予他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小组会上,曾有位队员心疼地对宇翔说:“队长,你可是我们的顶梁柱,要好好照顾自己。”宇翔说,“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感动,懂得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含义”。前两天妻子问他什么时候回南昌,他未加思索脱口而出“不完胜,不撤军。”宇翔与同学们约定等到疫情结束,樱花烂漫的季节,大家再带上孩子一起去武汉相聚。(供稿人: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宣传办   黎永蓝)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