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采集咽拭子的人》,一幅不及格的画

2020-03-16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采集咽拭子的人》,一幅不及格的画

 
       疫情中,本该离疑似病人远一些,有些人却要主动靠近,还得从他们咽喉里采集咽拭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咽拭子采集员必须面对的风险,而这却是区二院检验科副主任余朝亚近段时间随时待命要去做的事。
       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采集咽拭子标本时,需要病人张大嘴巴,暴露出扁桃体和咽后壁,然后用棉签伸入病人咽喉部采样。这项操作属于三级防护,是暴露级别的最高级。
        “第一次给密切接触者采集时,棉签刚一伸进去,他就干呕起来,接着咳嗽,感觉当时病毒就在防护服外’跳舞’。”5日,身穿防护服的余朝亚在白峰采集了第一例核酸样本。没时间后怕,余朝亚迅速将样本放入采样管,拧紧、消毒、装袋、再放入样本罐、再拧紧、再消毒、再放到运送箱、最后第三次消毒,全程不带半点犹豫。
        为了采集准确,余朝亚必须离病人近一点,再近一点。可是,真不怕吗?“怕。”余朝亚回答得直接、坦然。
“可是标本要采集,每次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必须有人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党员不就是在危险的地方先上吗?所以,我上了。”余朝亚说得干脆、坚定。
       “其实,真操作起来就想不到怕啦,我们是最高级别防护。”余朝亚笑着说道,“病人比我怕多了,记得第二次采样时,我向病人靠近,他却往后退,她说‘你别离我太近,我怕我有病毒传染给你’。当时两人一个进一个退,有些搞笑,但是很感动。”
余朝亚的丈夫是一位美术老师。在余朝亚同事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妻子奔跑的模样,他特意为此作了一幅画《采集咽拭子的人》。画里,余朝亚是一位全副武装的奔跑者,小小的个子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背着一个大箱子,快速将标本护送到北仑区疾控中心。
       这画给几分?“他画的肯定是99分,少给一分,怕他骄傲。”打分时,余朝亚笑得很爽朗。
这画,自己给几分?“不及格,因为它体现的辛苦,与危险相比不值一提。”余朝亚的老公却这样说,妻子去前线时曾和他商量过,但不知道这么危险。
       还支持妻子继续吗?“尊重她的选择,叮嘱她做好自我防护,这是我目前能做的。”余朝亚的老公如是说。

      通讯员  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  胡丝丽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