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新冠“战场”上的“花木兰”

2020-03-1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新冠“战场”上的“花木兰”
——记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慧玲
 
        杨慧玲,女,中共预备党员,2001年进入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科工作,2006年转入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2018年9月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派驻专家任长安区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别怕,一切有我在”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感染楼紧急投入使用,数小时内进驻感染楼的第一梯队便组建完成。当时,感染楼内物资并不充足,医院感染科尚未组建完成,情况紧急、风险大。杨慧玲作为整个感染楼护理工作的总指挥、主心骨,第一时间主动担当,即刻着手病患收治的全面准备工作,全身心投身于感染科工作当中。进驻感染楼后面对新组建的队伍,凝心聚力的同时保证大家的安全是个难题。杨慧琳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工作能力,一次次推敲病区发热患者收治流程,拟定护理团队和病患管理流程等工作,逐一追踪指导每一位医护人员护理病患的操作流程,竭力保证在感染楼内每个操作环节都规范合格,有效控制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为医院感染楼后期疫情防控工作稳定协调有序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感染楼里的工作有序进行着,怎样有效疏导队员们的心理压力就成了重点问题。疫情令人恐惧,杨慧玲却给出了这样的解答。“有我在这里,就会竭尽所能保障大家的安全。”杨慧玲一方面建立队员对环境的安全感,病区每一个角落的消毒她逐一检查,教会每一个队员面对不同的环境如何有效保护自己;一方面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迅速熟悉每一个队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引导队员主动发挥,通过自身丰富经验、专业性、全环节指导和坚定的状态,逐步树立起团队信心。
       自从进驻感染楼,杨慧玲便承担了包括病区布置、清洁、消毒检查等在内的许多其他琐碎工作,在此期间她恪守职责、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始终坚守在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上。忙碌穿梭在病患中的身影,迎着节日里的万家灯火与那一间间病房为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疫情不退我不退!”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2020年2月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第四批驰援武汉国家医疗队紧急集结,面对武汉疫情,杨慧玲再一次主动请战跟随医疗队星火驰援,奔赴疫区开始又一场战斗。膝下一儿一女,小女儿未满3岁,上有年迈的父母和公婆,公公因患肾脏疾病需要定期透析,杨慧玲作为家庭骨干,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放下家庭的牵挂,无怨无悔,践行医者初心。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杨慧玲夜以继日坚守一线,直到出发援助武汉前,她才终于回到家里与家人相见,短暂1小时相聚后又匆匆告别。儿子在给妈妈的信里是这样写的,“我心里难受,为什么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要不顾危险去救别人,这可能就是您跟我讲的医者仁心吧。”不止是医者仁心,更是使命与信念。落地武汉后她用剃寸头为驰援武汉的自己加油,“一切从‘头’开始,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国就是家,只要国家需要,在哪里都一样。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阳光明媚的春天就会到来。”
       此次前往武汉,任务是接管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两个新病区,主要负责接收危重患者,前路艰难,责任重大。厚重的隔离服是每日的标配,在武汉的杨慧玲总是第一个冲进病房,高效配合好团队工作。打针、采血、协助患者检查、观察患者病情等,通过病区里唯一一部专用手机报告病情、沟通交流。除了做治疗外,还负责送水、消毒、清理垃圾、收集标本、记录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向区里汇报。繁重的工作、湿透的衣服压不倒的是心中奋战到底的坚定信念。
       英雄国度、英雄城市的背后,是这群人挺直不屈的脊梁,立起必胜的旗帜。驰援武汉已经33天,杨慧玲面对每天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仍要做个强者!直面疫情决不屈服、害怕,要做疫情战场上的花木兰!
       无愧于岗位,便是最长久的坚守;无愧于使命,便是最有力的担当。杨慧玲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作为医疗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响应号召,闻令而动,临危不惧、逆势而上,积极主动作为,为人民的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为阻击疫情蔓延、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作者:组织统战部 马怡玮)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