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做一名和平年代的“特种兵”

2020-03-10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做一名和平年代的“特种兵”
北京地坛医院 李晶
 
        杨松作为北京地坛医院的一名传染病专业医生,他是传染病防控一线上的“逆行”战士,是报效祖国服务边疆的的青年典范,是传染病研究领域中的青年新星,更是传染病防治志愿服务的爱心天使。
        在地坛医院有这样一种现象,每当疫情来袭,你会发现,在这里无需动员,疫情就是命令,每一位地坛人都已全副武装时刻准备冲锋战场,可谓全民皆兵,他们用平凡行动书写着和平年代“特种兵”的风采,而杨松就是这其中一员。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鲜花掌声欢送相迎,有的就是默默无闻,始终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坛精神做好每一份工作。
         一、牢记使命,最美逆行,救助新冠肺炎患者的身体与心灵
         2020年的年二十八,杨松大夫刚收到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病房急需院内医生支援的消息,他就毫不犹豫地退掉了春节回家的车票,主动请缨到新冠病房工作。到现在,杨松已在防控一线奋战近30天。新冠病房工作繁忙又危险,层层防护带来呼吸不畅和行动不便,这已经成为杨松工作的日常。对于新到新冠病房的年轻医生,杨松总是耐心的指导他们做好防护,叮嘱他们每个防护的细节。病房里的新冠肺炎患者,他们不仅经历着肉体的折磨,还有对死亡的恐惧,对其他患病亲人的担心,还有因为自己导致其他人感染的自责。患者情绪低落焦虑对于患者的康复也大受影响,于是在繁忙的医疗救治任务之外,杨松把自己的手机做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24小时心理热线。不论上班还是休息,也不论患者在院还是已经出院,他都随时在线解答患者的疑虑和担心。工作之余,杨松还定期做新冠肺炎防治科普的直播,录制了100多条新冠肺炎防治科普视频。
       身边有朋友亲戚知道杨松在地坛医院、又在新冠病房,非常担心,害怕他被感染,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说:请相信地坛医院,我们是传染病专业医生,我们有能力救治患者,并保护好自己。而杨松更深知作为一名青年医者的职责与使命,他会在新冠病房继续战斗至疫情结束的那一刻。
        二、报效祖国,服务边疆,做忠诚奉献的青年医师典范
        2017年,杨松参加了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18批博士服务团,赴青海省传染病医院挂职副院长。赴青后,他克服高原缺氧迅速开展工作,针对该院肝病专业各领域存在问题进行精准帮扶。在一次查房中,杨松查看了一名14岁藏族的不明原因肝硬化患儿,由于患儿家庭经济情况很差,家属本已放弃希望准备第二天出院。杨松凭着扎实的临床功底,仔细询问后考虑不除外肝豆状核变性这一少见遗传性肝病,建议对该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最后得以确诊。杨松还为该患者联系到北京进一步检查并帮助患者购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针对青海省传染病医院肝病科研薄弱的现状,杨松指导该院完成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证,结束了青藏高原上没有传染病专业临床试验机构的历史。当杨松1年的援青工作结束时,受到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卫健委的多次嘉奖。但杨松的援青工作并没有停下来,他还担任着青海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着青海省传染病医院同仁的研究工作,继续为青海培养传染病人才。
        三、坚守初心,刻苦钻研,做传染病研究领域中的青年新秀
        2014年,杨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在国际著名传染病学家Aleem Siddiqui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与诊疗研究。杨松完成了我国丙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工作,这对于我国乃至全球传染病防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杨松是北京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的副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与青海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与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基金资助,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等课题11项,在PNAS等国际与国内权威期刊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75篇(SCI收录27篇)。担任北京医学会肝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等10余项学术兼职,并担任多家SCI期刊与核心期刊编委。杨松在全国、北京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举行的教学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曾获全国乙肝病例演讲比赛第一名。2017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赵树馨奖励基金。此外,杨松多次受邀在国际传染病与肝病会议上担任同声传译。
        四、投身公益,大爱无疆,做传染病防治的爱心天使
        传染病诊治工作有着特殊性,不仅要诊治患者的疾病,还要全面照顾到患者隐私与心理健康。针对这个情况,杨松带领团队开发了手机应用软件供患者免费咨询并开展科普教育,每年接受患者义务咨询3000余次,录制传染病防治科普视频400余条,每周做一次科普视频直播。杨松还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坚持不懈地做着科普宣传工作,吸引了4万多名粉丝,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科普指导。针对我国藏区儿童传染病防控的严峻形势,杨松联系成立了藏区儿童传染病防控基金会,深入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地区做儿童传染病防控的宣传。从医十年,杨松已经深入到150多家基层医院做基层传染科医师培训。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从医十年,杨松一直在传染病防控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医务人员的使命和担当,也一直在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杨松奋斗的十年,也是杨松成长的十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杨松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在传染病防控的一线,守护着首都乃至祖国人民的安康。(供稿:北京地坛医院   李晶)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