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24小时在线的“侦察兵”

2020-03-06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晋中市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24小时在线的“侦察兵”

 
       2月10日凌晨0时23分,寿阳县医疗集团紧急向晋中市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请求会诊。
       “患者张某某,89岁,两肺散在多发炎症改变,符合病毒性肺炎改变。”侯书文副院长提交的微信消息充满紧迫感。
       影像科张新华主任首先提出“两上叶及左下叶均见炎性渗出,与典型的新冠肺炎表现不太相符但不排除疑似”。
       “双肺均有片状毛玻璃影等炎症改变,符合病毒性感染的表现,根据新冠肺炎第五版标准,有临床表现三条,考虑新冠肺炎疑似。”重症医学科王小波主任医师说。
       经过激烈的讨论,专家组组长、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郭卫梅做出决定,“尽管无流行病史,但患者高龄,白细胞低,根据CT报告,符合第五版诊疗指南中的疑似病例,建议核酸检测。”
       2月11日,经过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张某某最终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成为寿阳县第一例被确诊的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健委成立了晋中市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专家组由我市多家医院多个专业的专家组成,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防控指南和相关知识,组织全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会诊,指导相关疾病的诊疗,审签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及确诊患者的出院审核。作为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余名专家入选,涉及呼吸、重症、急诊、儿科、消化、影像、临床检验、药学等多个专业。凭借深厚的专业优势,他们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
       “疑似病例一旦漏诊,就会造成新冠肺炎的传染与播散,后果不堪设想。尤其在新冠肺炎开始流行时,核酸检测试剂供应不足,我们更需要严格把握疑似病例的入选标准。”郭卫梅副院长一语道破了专家组每位成员的心声,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
       作为专家组组长之一的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建国始终担当会诊主力。冬春季节,很多呼吸疾病患者的病情成因比较复杂,需要与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仔细甄别时,刘建国充分发挥自己经验丰富的优势,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程劲光、感染疾病科主任安丽青一起参与会诊,讨论病例,不放过任何一例可疑患者。
       随着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的不断更新,没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影像学的诊断变得更加重要,CT室张新华主任认真阅读每例患者的CT片,反复对比,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会诊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患者抵抗力弱,病情变化快,风险更高,儿科主任张永红的参与使得儿童患者疑似新冠肺炎的排查更加准确。
       重症医学科张玉芳主任、急诊科李树贵主任、消化科李静玲主任、检验科付小蕾主任等,他们在完成自己繁忙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疑似新冠肺炎的会诊工作中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疑似患者的最终确定,不仅需要各位专家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更需要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郭卫梅告诉记者。
       对介休市患者张某的会诊,专家们把团队合作体现的淋漓尽致。
       2月14日凌晨0时17分,介休市人民医院把张某的病情上传给专家组,请求急会诊。“张某没有流行病学史,但他在发热门诊就诊一天后咳血加剧,家属要求转院治疗。”
       “两次CT对比(间隔一天)病变范围增大,病灶增多、以实变为主,不支持新冠肺。”张新华比对了CT片后说。
       但是在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依然不太理想。
       是判断出错了吗?大家再次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
       急诊科主任李树贵根据多年经验给出建议,“仍然不支持新冠肺炎疑似,建议进行结核治疗。”他的观点得到刘建国主任的认可。
       最终郭卫梅副院长综合专家意见,做出“不符合疑似病例”的决定。
       2月20日中午接近12点时,左权县人民医院把患者黄某某的病例上传给专家组。这场会诊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专家组排除了新冠肺炎疑似,并指导县医院下一步的诊疗方向。
       专家组成员在近一个月的“战疫”中,他们不分昼夜,24小时响应全市各县(区、市)医疗机构的诊治需求,对每名患者负责,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力争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第一时隔离传染源,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为全市各医疗机构会诊病人210余例,为我市打赢防控新冠肺炎的阻击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字:董冬梅(晋中一院宣传科主任)
            单位:晋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宣传组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