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战“疫”中, 她是这样践行初心使命的

2020-03-0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战“疫”中, 她是这样践行初心使命的
 ——记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一科主任王慧霞的事迹


 
       王惠霞,女,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在临床一线一干就是28年。医者的仁爱心、医学志是她始终如一的坚守。
       如果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这场疫情,这个春节假期,她只需要值4次班,管理好自己科室的40多位住院患者就平安过节了。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之间让她“身兼数职”:会诊专家组组长、发热门诊医生及科室主任。
       之所以能担当专家组组长,是因为她精湛的医术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2008年担任呼吸内科主任以后,她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使科室从当初基础薄弱,学科单一,逐渐发展成长起来,人员梯队合理、科研氛围浓厚,诊疗水平提高,专业学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室年诊治住院患者2700余例,门诊近15000人次,科室床位几乎全年都是满的。她成为许多患者长期诊治大夫。患者这样评价她:找王主任看病,我心里踏实!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院成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医院迅速建立发热门诊,成立专家组。王惠霞主任第一时间向院领导请战:“我是党员,在呼吸科工作多年,有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我请求加入发热门诊”。 从大年初一开始,她就开始了在发热门诊坐诊、去专家室会诊、抢救科室危重病人的陀螺式工作模式,几乎24小时连轴转,她索性就住在医院里。
       她清楚的记得大年初二那天,早晨七点半她在科室查完房就去发热门诊。那天门诊患者很多,其中有外地返宝人员,作为门诊接诊医生,她要询问的更加仔细,从哪里回来的、坐的哪趟车、身体有无异常感觉、都跟什么人接触过,在哪里接触的,都要一一询问,还要分类登记,等到她想起身上厕所,抬头一看表,已经是下午2点。“这些人能主动来医院就诊,说明他们对自己和身边人的有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所以能为他们服务,我内心是非常愿意的,我不觉得累。”这是她对别人疑问的回答,平静而坚定。晚上12点多,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感觉腰有些僵硬,她躺在床上准备休息,刚迷糊着....突然电话又响了,又是一个半夜会诊,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她来不及套上白大褂就往远程会诊室跑去....
       作为专家组组长,她认真学习每一版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及防控要求,严格把关每一例疑似病人资料审核。她和同事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不漏诊一例患者,专家组成员要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科室的办公室里睡几个小时,醒了就投入到诊治工作中。
       2月9日凌晨2点20分,王惠霞主任又接到了请求会诊的电话,有一例发热患者需要专家组会诊。她必须迅速赶往医院召集专家组成员进行会诊,以便对患者及时确诊治疗。她让老公开车把她送到医院。会诊结束时,已经是清晨5点半了。她回到科室值班室休息一会儿,因为在两个半小时以后又要开始第二天的工作了。像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她近期工作的常态。
       从医20年多来,王惠霞主任始终秉承医乃仁术的理念,她常常告诫自己的团队:做工作要踏实一点,做学问要细致一点,把医疗诊疗活动当成学问来做,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多看文献,结合临床,坚守从医的良知,踏踏实实做学问。只有更好的治好每一位患者才是我们医生的初心和使命。 
     在王惠霞主任身上有着学者典型的严谨执着,有着管理者的大度、淡泊名利,有着作为女性的关爱体贴。淡而愈浓,近而愈远,放开心性,她正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在抗“疫”的征途上。


       作者:宝鸡市人民医院  张永l丽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