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新时代党建教育研究部介绍
组织机构
民意调查
联系方式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培训活动
走进革命圣地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党务工作培训
纪检监察培训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现场教学
党建教育专家
培训掠影
学员心声
编辑出版
党建读物
《党旗飘扬战疫情》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党建知识
党建知识
网上纪念馆
学习经典
党章党规
党建出品
通知公告
人员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危难时刻再出征
2020-02-2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危难时刻再出征
——芜湖市中医医院胡芳芳同志抗疫事迹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随着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骤然爆发和快速扩散,病人急增,医护急缺,群众生命健康时刻受到病毒的威胁。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委高度重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全力投入疫情防治工作。芜湖市中医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服务、护佑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近年来,从“非典”肆虐时众志成城、殊死拼争的勇毅,到汶川地震灾害中救死救难的担当,任何一个大的历史节点和危难关头,都能看见中医院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担当奉献的身影。可以说芜湖市中医医院在重大疫情面前,从不退缩且经验丰富,是一支敢于冲锋、能打胜仗的队伍。此次疫情抗击命令传达之后,芜湖市中医医院党政班子及时部署,周密安排,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展现出中医院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今天介绍一位我院首批驰援武汉战士中的一位资深ICU“老”护士,共产党员胡芳芳“逆行者”的风采。
胡芳芳,女,1979年出生,1997年毕业皖南医学院护理专业,2003年在部队医院参与“非典”救治,2008年1月加入中共共产党; 2013年来到芜湖市中医医院ICU工作至今。
说她“老”,是因为她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20年有余,不惑之年的她,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正重之时;说她“老”,是因为一直战斗在重症前沿,经验丰富;说她“老”,是因为她参加过“非典”救治,有着正规化疫情防控救治的经历;说她“老”,是因为她是一名有着多年的共产党员,思想成熟,立场坚定,既有敢于第一个报名前线的勇气,又有说服领导表达决心的坚定;说她“老”,还因为她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军人丈夫坚定支持……
义无反顾投身防疫前沿
1月26日下午,在接到省卫健委统一部署关于招募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的通知后,我院医护职工踊跃报名人数达265人,从收到通知到确定人选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其中胡芳芳是院部及护理部最难以抉择的“第一人选”,论能力和经验,胡芳芳首当其冲。但考虑到家庭、年龄及即将面临的超负荷工作量和极易感染的风险,实难抉择。在与领导的请战谈话中,胡芳芳表态坚决:“我03年在部队医院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去了一定努力做好工作的,请一定要相信我!”简单的话语,铿锵有力,却又温暖人心。2003年,当她还在部队医院的时候,就亲身参与了一线的救治工作。此次武汉救治任务繁重,她清楚地知道,前线工作者会面临的风险和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胡芳芳表示 :作为一名老党员,捍卫人民的健康安全是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中国力量!
芳芳知道以前的军人,现在的警察丈夫面对疫情常常几天不着家,得知自己即将出征,她将面临高考的女儿托付给了邻居阿姨。邻居阿姨告诉我们,女儿很担心妈妈,但很要强,每次哭都是偷偷蒙着被子哭,从不让人看见。 不让年逾70岁父母担心是做子女的义务,夫妻俩并未将此事告知他们。出征仪式后,离出发仅剩两小时,胡芳芳的“好脾气先生”和女儿帮她把收拾好的箱子送来了医院。要和女儿分别了,女儿有些沉默,憋红了小脸,把头深深地埋入妈妈的怀里,轻声说道:“妈妈,你早些回来。”胡芳芳强忍不舍之情,故作轻松地告诉女儿:“爸爸工作很忙,你要听邻居阿姨的话,自己学会照顾自己,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啊!”丈夫格外淡定和坦然:“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务工作者,一个是军人。这两样芳芳都选了,所以注定了她现在的抉择。”
丰富经验做好知心姐姐
在准备的简易行装中,有一些成人纸尿裤,同行的年轻队友困惑不解,胡芳芳就对她们详细讲解一线工作状况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少上一次厕所,就可以节约一套防护服,目前医疗物资这么紧缺的情况下,只有我们医护人员自己克服。在到达武汉后,胡芳芳主动帮助年轻的小队员按照防控标准规范设置自己的生活区域,将居住的酒店分成了污染区和清洁区。同时,她带领大家自己动手,互相修剪头发,以便更好开展救援工作。她熟练的“战前准备”,为新来乍到、初上战场的几位年轻战士压住了阵脚。
从容镇定做病毒“防火墙”
她最新的日记里写了一首“防护歌”:“纸尿裤,必须穿;防护服,隔离衣;手消后,护目镜。你看我,我瞅你,互相提醒有必要。一人疏忽大意,百人陷入困境……”虽然一天工作数十个小时,但大家并无畏难。“待我吃上热干面,原来如此喜爱。”在胡芳芳的日记本里,随笔写下的小顺口溜,让我们感受到前方医护人员们的乐观而坚定。
工作远比想象中辛苦,在她所在重症医学科里住着8位重症疫情患者,按照规定的重症床护比每位患者需配备2.5到3名护士,但她们每天两名护士要负责4名重症病人的护理治疗,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压得人喘不过气。每个人都三班连轴转,每次工作时间是整整六个小时。医疗物资是非常紧缺的,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浪费防护服,所以六个小时中是不能够吃喝,在穿防护服之前穿上纸尿裤是必须的。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呼吸不畅,说话费力,防护镜上布满了雾气,出汗是往里面出的,出汗之后的感觉就是湿冷。医院的原护工大多离开或者已经被感染成为确诊病人,本身需要治疗。胡芳芳和她的团队除了需要开展诊疗工作外,为患者进行生活上的照护也成了她们的额外工作之一。每天交接完患者后,整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都是需在六小时之外完成。
虽然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但还需要克服很多预料之外的困难。患者大多带着武汉本地方言,对于安徽医疗队员来说沟通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芳芳每天通过语言加上书面和手势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无障碍交流。每天的上班有班车专门接送,但是下班的时候不太固定,一旦错过回去的班车,需要大概走半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所住的宾馆。宾馆的作息不会因为医疗队员的工作时间而改变,下了夜班后的芳芳,常常用泡面填饱自己的肚子。
胡芳芳讲述了一个感受深刻的故事:3床尹阿姨是她负责的第一位患者,阿姨本身之前有基础病史,因干咳、胸闷来院就诊,由于病情加重脉氧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芳芳为她端茶递水时,发现每次她只是抿一小口,原来是怕躺在床上大小便不方便。芳芳一眼就读懂了阿姨的内心,她一定是怕给医护人员添麻烦,担心自己的排泄物会造成污染,不愿意增加她所认为的麻烦—铲屎倒尿。芳芳笑嘻嘻的对她说:“阿姨,我们从安徽来就是为你们服务的。这是我们的工作,您可以把我当做是您的家人。”一句简短的话让阿姨很是动容。芳芳表示在自己眼里这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ICU的护理工作中又有哪一位护士没有亲身经历过为患者铲屎倒尿的类似情景呢?在ICU的护士们还有一个自嘲的别样名称:“铲屎小分队”。这又有什么呢!阿姨笑了,拉住我那带着厚厚手套的手久久不放,隔着厚且笨重的护目镜,芳芳看到了阿姨的眼泪湿润双眼。但就在当天下夜班的路上接到同事电话,3床阿姨离开了,走的很平静。这让芳芳感觉到二月的武汉依旧那么的冷,都说医护人员看惯了生死,无所畏惧,但她却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人类是最富有感情的,我们却很难做到纯粹的理性”。此刻的芳芳强忍着眼泪,忍着悲痛,想对武汉说,想对祖国说:“我们守护!你们平安!武汉必胜!中国加油!”
比起身体上的劳累,心灵上的沉重更显压力!战斗在一线的她们,就是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每天在与死神争抢时间。
大爱无疆彰显医者仁心
芳芳刚到武汉时,就被当地的司机竖起的大拇指感受到了对我们安徽医疗队的谢意和尊敬。有个武汉医生的家属就住在她的重症病床上,病人每天都会表达对我们的感谢而竖起大拇指,我们也隔着厚重的防护服和她眼神交流,鼓励她。每天的互竖大拇指成为了我们不约的约定。芳芳说患者和群众的鼓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每天工作之余,最喜欢听得歌是《为了谁》: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在武汉工作的第十天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那天,是她们成功救治的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患者,转出重症医学科进入普通病房。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首小诗,为自己鼓劲,为全体援鄂医疗队员们打气:你们的期望,我们的不惧;你们的嘱托,我们的防护;你们的叮咛,我们的平安;你们虽然不在这一边而在那一头,但我们心连心,叶连枝……
在得知队友将赶至新的工作地点——协和东西湖医院,承担一个新的病区的开诊工作,胡芳芳那天下完夜班在经过姜小敢主任的同意后,主动申请来帮助“弟弟妹妹”们搬家,作为芜湖市中医医院ICU的大姐姐,有了芳芳的帮助几个弟弟妹妹们的工作开展的也很顺利。
芳芳的每一次和家人通话说的都是别人的好,病人的理解。从不讲自己的辛劳、担忧,看的出来,她是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去了。她也曾在日记中写到:武汉-太康-ICU,现在就是我的家。
践行使命永葆党员本色
安徽医疗队在武汉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姜小敢主任成为了芳芳所在支部的书记。到一线的医护同仁们冲锋在前,医疗队的成员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更有申请“火线入党”。身为一名老党员,胡芳芳自荐作为入党介绍人,向芜湖市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姜小敢书记汇报了此次芜湖市中医医院同行的徐晶晶、何敏的入党申请,在前线战火中,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有这样一位人正心正的大姐带路,我觉得我党一定将增加两位优秀的生力军。
战斗还在继续,勇士还未归来。她在日记中写到:“我期盼明天的武汉,明天的祖国能正常运作起来,工厂开工了、学校开学了,大家都可以出门散步锻炼了,大家都可以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这是我的祈祷。”
一个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妇,一个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少的普通护士,当危难来临时,毫不犹豫,逆风而上,迎而战之,战而胜之,这就是共产党员胡芳芳,她身上体现了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要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竭尽所能做好工作,才能无愧于医务工作者这一高尚的职业。实际上,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一直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在和强大的病魔抗争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为了成功地救治病人,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宝贵的生命。
抗击疫情从一个侧面让人们了解到医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是她们的砥砺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疫情抗击战中,“白衣天使”几乎成为了互联网上出现频率仅次于“新冠”的热门词汇,讴歌“白衣天使”的激扬文字更是随处可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前赴后继,面对疫病,医护人员用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荣誉!人们毫不吝啬地用最美好的词汇赞美他们,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所有的感动传达着同一种声音: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牺牲的是自己,带来的是抗击疫病的勇气;奉献的是自己,带来的是最终战胜疫病的希冀! 疫情汹汹袭来,对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次疫情既是一次道德与尊严的考验,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面对危险,胡芳芳们无所畏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精湛医术和精心护理,不仅实践着白衣天使守护生命的诺言,更体现了一个社会最博大的人文精神,体现出人类至真至纯的大义大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供稿人 市中医院党委工作部 钱 瑶 郭志娟)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为您推荐
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③】科学精准遏制疫情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②】科学精准做好物流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①】医疗机构要科学精
习近平主持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组织机构
党建新闻
培训活动
编辑出版
党建知识
党建出品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网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