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何惧生死赴荆楚,附院逆行皆豪杰

2020-02-2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何惧生死赴荆楚,附院逆行皆豪杰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吉林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副队长、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何杰同志事迹材料
       何杰同志是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1964年9月生,1987年6月大学毕业后至今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从事普通外科医生工作二十余年,历任医务科科长、投诉管理办公室主任、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于 2006年6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内科党总支第十三党支部宣传委员。多年来,何杰同志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高尚的医德、谦和的人品在领导和同事们中有口皆碑。对于一名具有十三年党龄的老党员、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来说,冲锋在前、接触重病患者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一、短暂告别,毅然奔赴战场
      2020年大年初二上午10:00,何杰正在家里与家人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近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早已在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到疫情一线请战书的何杰在电视机前走来走去,久久不能平静。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焦虑,何杰看到是医院医务部打来的马上接起,通知他立即出征,作为吉林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奔赴前线参加抗击新冠肺炎工作。
何杰立即飞快行动起来,他爱人和孩子边帮助收拾行囊边默默流着泪,三人心里都知道:疫情险峻,前方一切都是未知。何杰对家人说:这是国家非常时期、全国人民最危险的时候,我是中共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个时候我必须冲上去,与大家一起,将疫情顶住!何杰的爱人7年前行乳腺癌手术,现长年服药,丈夫前往疫区她之前虽有思想准备,但这么突然还有点措手不及,在外地读研刚回家2天的孩子含着眼泪拉着妈妈的手望着爸爸说:“爸爸,您放心到武汉去吧,家里这边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和姥姥姥爷”。何杰叮嘱儿子照顾好家里,拿起行囊转身出门,此时奔赴疫情战斗一线、坚决取得胜利这一坚强的信念已经占据了他的整个内心。
       二、鞠躬尽瘁,勇做抗疫先锋
       何杰在吴印咸的摄影作品《外科大夫白求恩》中学会了什么叫鞠躬尽瘁:就是医生一生的时间是不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病人的,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执行病人的召唤。所以,何杰在从医这三十多年,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他永远会把自己当成一名值班医生。吉林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被分配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分院,何杰和其他医生一起参加的是普通病房的救治工作。说是普通病房,其实收治的也是重症患者,一些重患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双通道高流量给氧治疗。医疗队员6个小时轮岗制,有时上班的时间是凌晨2:30-早上8:30,何杰交班后抓紧巡视自己管理的病人,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医嘱,然后继续写病历和病程记录、整理化验报告等,整个工作时间没有片刻的停留。工作之余还要看新闻、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治疗方案。日复一日繁重的工作、气候的不适应以及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的憋闷感,何杰经常需要自我调节,从不说一个“难”字。由于病人比较多,不少患者心理负担比较重,何杰和战友们不仅要治疗他们躯体上的疾病,还要耐心地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作为吉林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副队长,他每天都要关心队友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并积极提供帮助。何杰也看到在他的身边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为了做好个人防护,不少女同事都剪掉留了好多年的长发,不管哪位同事遇到什么事,大家都纷纷伸出援手,大家都处在一个团结友爱、坚强乐观的大家庭中,身在异乡,他们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共同的心声是在武汉的工作中大家要团结在一起,竭尽全力完成救治任务,不辜负家乡人民的重托。
       三、临危受命,高擎鲜红党旗
       2月13日,根据北华大学党委通知要求,医院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成立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任命何杰同志为支部书记。何杰接到医院党委文件,立即行动起来,组建了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与另外4名党员召开了支部大会,传达了医院文件和根据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工作需要和实际,医院党委在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中增补支部委员的通知。何杰在支部会议上告知党员:疫区工作特殊,不能经常见面沟通,大家以微信群的方式进行组织生活;临时党支部要发挥联系群众优势,把其他一线队员都团结起来,共同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而贡献全部力量!闻令而动、周密组织,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们在支部书记的号召下,更加鼓足了干劲。何杰经常对大家说:越是国家艰难的时刻、越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刻,越是我们淬炼党性的时候!
       2月16日,何杰所在的疗区陆续出院了十余名患者,他望着患者的健康背影和疗区内依旧紧张忙碌的医护工作者们,感慨万千:生命没有贫富贵贱、救治从不远隔万水千山,国家和党组织培养我成为一名白衣战士,病人把生命交到我的手里,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沉甸甸的信任,我已用心来交付,我要用我生命全部的力量,托起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他提起笔,把自己的名字连成一行字写在了自己的照片上:何惧生死赴荆楚,附院逆行皆豪杰。
 
 2020年2月17日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供稿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