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组合宣传立体发声 助力唱响抗“疫”主旋律

2020-06-06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组合宣传立体发声 助力唱响抗“疫”主旋律
——晋中市两院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纪实
 
       新冠肺炎的阻击战场,离不开一线的医护救治队伍,也少不了行政管理、党务宣传和后勤保障部门的密切协作。在晋中市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上,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以笔和镜头为武器,与一线医护人员一起,冲锋在抗疫战线,让宣传报道立体发声,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阵地上唱响主旋律,讴歌抗“疫”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撑。

       他们,就是晋中一院宣传科科长董冬梅带队的晋中市新冠肺炎定点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晋中一院)和市传染病医院的宣传工作人员。
 
       疫情发生后,来自晋中一院宣传科长的董冬梅,市卫健委临危受命任其为市传染病医院宣传组长,支援该院工作。她双重身份,兼顾两所医院的宣传重任,带领着这支以笔述情、以镜诉事的特殊队伍,一同冲在这场战“疫”的前线,记录下所见到的每一刻感动。
 
       奋战在新冠肺炎阻击战场的50多个日夜里,他们不分昼夜,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克服了人员、设备、精力等各个方面的困难,把办公室扎根在病区门口,在病区、在会场、在路上,都留下了他们匆忙又坚定的身影。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他们用镜头,用笔触,客观生动地宣传了一线众多感人事迹,激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展现众志成城战“疫魔”的生动场景,再现了一幅幅战“疫”的生动图景。
       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把自己打造成晋中市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的“烽火”战士;又用敬业和专注,采写了大量反映晋中市抗疫救治一线动态的优秀新闻作品。不仅全面展示了奋战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留下大量详实的宝贵资料,还以及时、严谨、科学的讯息传播,为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号角吹响,我们请战!没有任何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不仅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是一场考验,对于非医疗一线“作战”的宣传部门,更是一场艰辛的历练。
 
       早在一月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身为宣传科科长的董冬梅就敏锐地捕捉到自我保健、注重防护的重要性。在秋冬季节就科学预判,针对上呼吸道、消化道、流感等健康知识进行科普宣教。疫情爆发后,宣传科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妥善应急处置、正面宣传引导、网上释疑解惑。医院及时在公众号上发布科普知识,引导公众减少恐惧心理,积极认识,做到科学防护,减少或阻断传播途径。在门诊大厅及候诊区电子屏,急诊、门诊、药房、收费处和内、外科住院楼等人员密集处都放有预防新冠肺炎科普版面、发热预检事项、就诊须知等,此外还发布线上问诊方式便民就医,避免集中到医院就诊,减少人群易感风险。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晋中一院启动应急预案,宣传科应急预案也随之启动,全科人员取消春节休假,投入疫情阻击的阵地战中。
 
       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全市上下一心的全员阻击,身为基层宣传工作者的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积极请战。有着20年党龄的董冬梅当下表态:抗击疫情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请战!没有任何困难!
       以身作则的表态,让这支“70后”、“90后”组成的宣传队伍士气大振。他们中有久咳未愈的、有正在哺乳期的妈妈,有二胎尚未满月的爸爸,关键时刻,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大家踌躇满志,纷纷请战,决意为全市的抗疫之战尽一份力。
       一支活跃在疫情战场上硬核宣传力量,出征了!
 
       全力以赴 打造两院区抗疫宣传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
       把办公室扎根在病区门口的简易板房里,深入细致了解医生、患者的心理状态、跟拍工作动态,采写了一条条鲜活的新闻,让群众从画面中真实地了解到新冠肺炎可防可控,提振了阻击疫情的信心。  
       在晋中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宣传科除常规宣传工作之外,还承担医院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医院文化以及舆情处置等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此次疫情期间又需双线作战,对宣传科而言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负责宣传工作的董冬梅,两院一起抓,全盘统筹安排两所医院的宣传和按省、市卫健委宣传处交给的接待多方媒体及供稿任务。虽然科室全体人员要求请战到新冠肺炎定点市传染病医院,但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两院区的宣传工作任务,她根据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对科室人员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副科长戎艳红、干事米雅晶以及临时抽调的院驻榆社扶贫队员冯慧娟坚守晋中一院负责院内拍摄、采集报道、编发《医苑》院报及简报、设计制作电子屏《英雄榜》、各方面信息上报及接待媒体来访等。她们作为院内宣传军,在急诊科、发热门诊、留观隔离病区等科室拍摄一线人物拼搏画面,留下她们身影。她们还及时梳理院公众号上的新闻报道,加班加点整理信息资料,转载为每日简报,并于当日12点前,准时向上级各部门报送工作动态,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最新信息,保证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时效性。
 
       董冬梅率领郭兴政、南东妮、白洁琼三名“90”后深入主战场市传染病医院,将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相机等设备移动到市传染病医院,把办公室扎根在病区门口的简易板房里。这个地处“阵地”前沿的办公室,就成了晋中市集中救治新冠肺炎医院(晋中一院和市传染病医院)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健康科普、救治动态发布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场历练,对宣传组而言,也是一次高标准严要求的考验,没有丝毫犹豫。在此阵地上,来自市一院的董冬梅、郭兴政,市传染病医院的贾晓玲和市四院的郝昊临危受命成为临时组建团队。为了能及时掌握病区内信息准确报道,他们首先对新冠肺炎特点、防控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其次是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要点学习。然后,细分工作内容与环节,拍照采集、文字编辑、展板制作、视频剪辑、策划宣传片、健康宣教等各个环节逐一责任到人,充实了报道队伍的基本功和自我防护能力。      
       身处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的一线医护人员来自市(区)、县等十余家医疗单位,如何能全面准确地精准发掘宣传亮点,成了首要之急。为此,组长依据实际工作,制定了全新的宣传报道计划。
       根据晋中一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临时党支部和市定点传染病医院领导组工作安排,围绕“四个集中”原则和“双零”目标,全力开展宣传工作。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救治期间的意识形态研判工作,坚持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为防控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从疫情通报、诊疗进展、医护风采、一线传声、健康科普、知识辟谣等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完整、立体的宣传报道体系。
       报道中,充分发挥了公众号、院报、微信群等自媒体作用,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坚定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决心,把各方面同心战“疫”的场面第一时间呈现出来,加强科学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明确了信息发布审核流程,并组织媒体对接医疗、院感、护理、患者的生活保障等诸多事项,全面配合和助力媒体的采访、图片视频及供稿,为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史志资料留存备份,为晋中市抗击救治新冠肺炎疫情鼓与呼,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多维度挖掘  让抗疫宣传有温度
       “第一时间围绕从人物个体报道、从分工分组报道,从分批次团队工作报道,从人性化医疗救治、医技、护理、院感、后勤保障、医疗器械、药供、信息系统等角度逐一展开报道,客观展现整体团队和患者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的精神风貌,让公众了解、放心,树立必胜的信心。”
 
       “我们不仅是宣传医疗信息这么简单,还要让公众看到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市定点晋中一院、市传染病医院发布的防控策略及所有医务人员不畏艰辛的努力和付出。面对隔离病区医务人员,我们克服很多困难,挖掘他们的亮点,留下他们的足迹,让抗击疫情的一线报道既科学严谨,又温暖感人。”董冬梅说,此次抗疫一线宣传任务繁重,尤其对这支组建不久的宣传队伍而言极具挑战性,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这项工作做好了,会让更多群众了解医护的风采和职业特性,引导群众积极应对疫情,共克时艰。
       鉴于一线病区的特殊性,为能在第一时间向媒体提供准确信息,他们昼夜奋战,没有固定作息时间,一切都以一线医护人员的时间为主,采集信息、编发公众号、对接媒体发送资料,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加班到后半夜更是常态化。面对一批又一批轮岗的医护人员,如何采集信息是个难题。一遍遍的讨论,特殊的隔离病区环境,见不到进入病区的一线医护人员,只能等医护们换班、轮岗的间暇或者回来休息时,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过电话和微信加入,逐一寻找,再一次次的沟通,一点点的捕捉了解信息,一人人的指导拍摄,点点滴滴收集各方面的素材,一次次执笔修改责编,一篇篇撰稿发声,“拍、采、写、编”,每一位宣传人都是身兼数职,以确保尽快采集病区新闻及时报道。
 
       为了充分展现医护亮点,传递医护声音,抒发医护情感,他们还发动一线医护写家书、写心声,专门在晋中一院公众号开辟了“疫情一线传声”专栏,将一线医护的投稿逐一展出,展示了医护风采,客观再现了抗疫历程,也让公众更加近距离地了解了这个最可爱、最辛劳、最无畏的群体。
       因为一线工作的特殊性,未能与进入病区的大部分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接触,但在微信上,在网络中,大家是熟络亲切的一家人。
       “隔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们已经是一家人,是亲如一家的姐妹” “每天交班都能看到你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大半夜的还在忙着搜集信息报道一线医护,实在太辛苦了” “有你们陪同作战,我们不孤单”……每一次轮转离岗,大家都会在群里为宣传组留下真切的心声,感谢他们在忙碌复杂的工作中,与他们并肩战在一起,彼此温暖,一同前行。
       以笔为号  凝聚战斗力传播正能量
       时间就是节点,时间就是新闻。工作中,宣传组与时间赛跑,狠抓宣传引导,层层安排,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牢牢把握两院区宣传主阵地,凝聚人心,提升战斗力。
       除了“宣传联络人”、“数据上报人”、“通讯员”还是“选题策划人”;不只是窝在电脑前写稿,还要去现场采访,或者联系拍摄,给媒体记者朋友当“参谋”助手,协助驻点搬运物资并拍照……在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60后老将董冬梅冲锋在前,70后、90后队员们也毫不含糊,时刻冲锋在宣传一线。有困难,大家克服困难一起上。无论是工作协作,还是生活保障,都经历了一场蜕变。
 
       为了能在公众号上及时发布当日信息,他们分组行动,又密切协作,从信息采集,到后台编辑,体现出团队的高度配合。他们把新冠肺炎防控科普知识宣传作为重中之重,每天在公众号上推送疫情防控科普文章若干篇,及时将最新政策与群众最关心的正确健康指南面向社会发布,提高群众预防意识,将疫情对人民群众的身心伤害程度控制在最低。实时报道医院抗疫一线工作动态,展示医者风采,鼓舞士气,营造良好氛围。医院还利用专栏、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牢牢把握宣传主阵地,凝聚人心,提升战斗力。
       “稿件全部经过逐字逐句修改,每天采、写、拍、编等工作都是抢在半夜12点前完成,回家后还要不停对接媒体,回复信息,发送最新资料和素材,每晚2、3点左右休息是常态,次日早7:30以前,他们又准时出现在临时办公室里。”谈及市定点传染病医院的那段日子,宣传组的队员们感怀万千,彼此温暖。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大家说,是党组织的感召,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是根植于他们内心的,守土必尽责的责任感使然。在这个小组中,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全组人干劲十足,积极上进,大家把战线锤炼作为自我磨练的主战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有1人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递交入党申请书。
       广泛动员  为医护发声为战疫呐喊
       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媒体对接高效便捷,宣传阵地的拓展和宣传链条的不断延伸,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高密度、高频次、高质量的宣传报道,在省、市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公众纷纷为两院抗疫宣传工作点赞。网络中,对这支宣传队伍的赞誉纷至沓来。他们也依靠团队的不懈努力,成为晋中市新闻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
 
       经他们挖掘、采写、联系的典型事例,以及对抗“疫”战线各方面的采写报道,连连在省、市播出和刊登后,在前线医疗队员和社会群众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点赞、转发、留言,医护人员的身影刷屏晋中人的朋友圈,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及患者参与。微信后台、邮箱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投稿,有歌曲、诗歌、书法、漫画、儿童简笔彩画……内容不胜枚举,但都不约而同传递出同一个主题——战役必胜!晋中必胜!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不仅提振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信心和士气,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和希望,也更加坚定了广大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这次共同抗疫的凝心聚力,离不开宣传人的忘我工作和倾心付出。“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想通过更好的方式,把医护们的事迹传播出去,把战疫的历程完整呈现出来。回顾这段日子,虽然身心俱疲,但内心充盈着感动和鼓舞。我们虽不在一线病区,但心系抗疫,志在抗疫。通过历练,体现了自身价值,通过解读和传播,为防疫救治出力。”董冬梅说。
       以责任担当  唱响战疫主旋律
       他们不计名利的付出,不仅生动诠释了白衣战士大爱无疆护佑生命的职业操守,更是为社会树立起一座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丰碑。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用担当和无畏,让英雄走进了社区,走进了百姓,走到了每一位晋中人的心里。 
       忘我付出、不知疲倦、连续作战的宣传组迎战了50多天,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用无畏和奉献,融“活”媒体资源,能及早在疫情防控新闻宣传主阵地发声,借助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号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发力,及时准确向广大群众发布抗击疫情动态。力争讲好抗疫救治一线的好故事,传播抗疫救治一线的好声音。其中,《特殊战场交出 “特别答卷”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无畏前行   只盼战“疫”胜利——我市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动态清零成绩背后的故事》《晋中一院:白衣逆行显初心   战“疫”无畏践使命》《助力攻坚抗“疫”到底——记晋中一院留观隔离病区》等原创新闻作品一经刊发,反响很大,为全市抗疫救治新闻传播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自两方宣传人员组合以来,先后在中央媒体、省市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及晋中一院公众号、市传染病医院公众号等平台上刊发信息700多篇次,策划编辑制作抗击疫情一线专题片及20余条微视频,两万余人关注,每日阅读量3000余次,累计阅读量数十万人次。院报抗疫专刊7期,创作漫画55幅,印发15500多份健康宣教资料,设计健康教育版面及宣传海报80多块,制作宣传条幅50多条,上报信息150余篇、简报139期、数百名英雄榜上展出。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鼓劲、凝聚力量,是宣传思想战线当前一项重大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是督促全体宣传人员不懈前行的直接动力。这支密切配合、并肩作战的宣传团队,毫不松懈地在基层宣传一线坚守了近两个月,他们发挥新时代的 “螺丝钉” 精神,对在这次疫情防控救治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勇敢 “逆行” 者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现,也为这段刻骨铭心的战疫历程留下了大量的、丰富的宝贵资料。
       他们不计名利的付出,不仅生动诠释了白衣战士大爱无疆护佑生命的职业操守,更为社会树立起了一座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丰碑。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用担当和无畏,让英雄走进了社区,走进了百姓,走到了每一位晋中人的心里。  
       晋中的防控战“疫”还在继续,他们无私忘我、坚守履责的故事也在继续…

       供稿: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