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为党工作是我的职责”

2020-05-2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为党工作是我的职责”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老年科护士长徐樱月抗疫事迹纪实

       徐樱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老年护养中心主任、老年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她人如其名,嵌着浅浅酒窝的脸上总挂着亲切温柔的笑,给人月下樱花盛开的美丽。从事护理工作20年来,她用一路坚实饱满的成长轨迹,走出了人生绚烂的芳华。2020年2月4日,她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驰援武汉,成为了方舱医院的护理部副主任,毅然担起了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的重任。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
       徐樱月出生于1981年11月,于2000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妇产科、神经内科、老年科等六、七个科室从事过护理工作。2011年经过多岗锻炼的她,已有了较为丰富的护理经历和管理经验,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护士长。在多年的护士长岗位上,她总是任劳任怨,获得过“全国优质护理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巾帼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2020年庚子新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突如其来。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樱月多次请战,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经历,她被医院派到留观病区,和派往的医生一起担负起留观病区的所有工作。
       绘制病区布局流程图、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及工作流程、培训医护人员、列出医疗护理医药物资,对病区清洁消毒......所有的工作徐樱月主动承担。建立病区的那几天真是连轴转,基本没睡过一次安稳觉。她说“像上战场一样,没有考虑没有迟疑,只是争分夺秒往前冲。”
       随着湖北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身处璧山疫情防控一线的徐樱月,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战况。2月3日午夜,当得知医院将组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时,她第一时间请战,言辞恳切地表达着自己迫切希望从疫情一线到“火线”的请战愿望:“我是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在疫情面前,党员就该战斗在一线;我还是护士长,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经验,派我去!”于是2月4日上午,她随着13名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医学救援队出征驰援武汉,进驻了条件相对简陋、患者收治任务重的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感染防护关卡,设施设备、房间通风、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可能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为了确保所有防护流程、安全措施符合标准又符合实际,她和医院同去的感染科队友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方舱医院,熟悉每一处场所,走遍每一个角落,记住每一个细节,记录每一处风险,然后马不停蹄赶回驻地和队友们分享,反复商讨感染预防方案、明确医护人员洗消流程,将字字句句都刻在每个人心里,生怕有丝毫疏漏。
       虽然徐樱月和她的队友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方舱医院内的工作强度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相较于传统医院,方舱医院的院感防控硬件条件简陋。面对这样大批量密集的确诊患者和陌生新型的医疗“战场”,为了尽快完成收治患者目标和缓解其他队员首次入舱的心理压力,关键时刻徐樱月再次请战:“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第一个入舱,承担更多的任务,让我先上!”
       高强度工作、高风险感染、长时间隔离,这是进舱的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与病人接触更多的护士。徐樱月承担了对队员们的督促督导和后勤服务,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进驻前,她和医院同行的方舱医院守门员柴娟一起严格要求队友练习防护用品穿脱、洗消,先左手还是先右手,先洗还是先脱,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反反复复几十遍,直到每个人将每个动作烂熟于心。
       进驻后,她认真做好护士排班,每天工作在10个小时以上,跟随医生查房,然后执行医嘱,配药、采集标本,接着巡视病人,照顾他们喝水、吃饭等一切生活需要......
       “刚进舱时大家谁也没有经验,靠摸索着前进。即使做过数次培训和演练,但当走进患者身边时,还是发现有细节需要再完善。”徐樱月与大家反复推演,将东西湖方舱医院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断规范化、精细化。
       连续十二天奋战,徐樱月和队友们从新手逐渐摸索前行,参与制订方舱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工作流程,推动方舱医院顺畅运行,出色完成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428名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受到了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的高度肯定。
       “有了经验,就要多担当一些”
       2月16日,徐樱月和救援队全员转入第十所方舱医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沌口方舱医院,支援其建设和运行。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在客厅方舱医院累计的“重庆经验”带到这里,尽快让这所新的方舱医院投入正常运行。
       沌口方舱医院由一家物流园区改造而成,由于设计匆忙、建造时间短,临近投用,运行起来仍有些“手忙脚乱”。“人手不足,很多岗位都缺负责人!”“医护人员进出通道院感不达标!”“医院工作流程制度没有形成,管理层组织架构还是一片空白。”“明天就要开舱接收患者,我们只剩下24小时时间来完善制度和设施!”……
       进入医院“踩点”后,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徐樱月和队友们虽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经过现状梳理,加上前期东西湖方舱医院的成功经验,他们迅速沿用到新的“战场”上,很快就对规章流程捻熟于心,并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
       经过持续20多个小时的接力战斗,沌口方舱医院终于在2月17日晚达到了开院标准。当晚一声令下,看着医院同行的李奎医生率先踏入隔离病区,她觉得她会永远铭记这一个时刻,因为这标志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为首支进驻沌口方舱医院的队伍,也意味着她和队友早就商量“有些医疗队因为组建时间紧,练习还不够,而我们有经验,所以我们要先上!”的决定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我到沌口方舱医院工作的前5天,都不知道是怎样挺过来的,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1点......”担任护理部副主任,徐樱月比其他医护人员承担了更多更重的工作任务:每天护理排班、流程修订、质量控制、交通协调......天天加班,对此她毫无怨言。她说“冲锋在前,也是因为职责所在。我们有经验,就应该多担当一些。”在疫情的最前沿,徐樱月竭尽所能完成救援队的各项任务。她没有辜负党组织多年的培养,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关键时刻成为了“逆行的英雄”。
       “为党工作是我的职责”
       在驰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临时党支部,徐樱月还担任了纪检委员。在支部工作中,她随时提醒队里的党员同志,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团队的主心骨。
       她发现患者中有一批党员同志还没有动员起来,便带领大家一起面向党旗重温誓词,激发他们的战疫信心;还积极动员患者当中的党员们在方舱医院成立临时党支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病员中的党员在她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主动分担了给患者分发餐饭、领取药物等工作,也让患者朋友找到了依靠、感到了温暖,更有了战胜疫情、早日康复的信心和决心。
       她说“能为党多做工作是我的职责。”她还经常跟队友交流思想,关注每个队员进步,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在她和支部一班人的引领下,医院的6名队员积极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得知医院第四批援鄂队员抵达武汉后,她又和队长一起第一时间前往关怀,送去宝贵的“援鄂经验”,并指导各个环节防护要点,让身处异乡的两支队友们如同见到家人般激动。(供稿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李明娟)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