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2020-05-2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重庆东华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李海波的抗疫报告

       2020年春节,本该像往年一样欢乐祥和、万家团聚、举国同庆,但湖北武汉却突然传来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新冠肺炎爆发扩散的消息,随之而来的疫情出乎意料地愈演愈烈,四处蔓延,武汉封城令全国震惊,全球瞩目。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武汉同胞们被病毒折磨,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失去亲人,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被感染,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此时,相关专业医护奇缺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度过难关?全国医疗战线迅速展开了行动!新桥医院呼吸科主任——我的老师也在除夕夜第一时刻出发驰援武汉了!看着同行们义无反顾地举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同看着抗战时期的进步人士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一样,我也萌发了前去抗疫中心战场——湖北武汉的想法。
       记得第一次给家人提出我的想法时,是在家里的餐桌上。父母闻讯当时就热泪盈眶并且语重心长地我说:“不要去,你没看见那么多人被感染、被夺走生命,你不要命了吗?”同为医生的爱人表情凝重、沉默无语,9岁的儿子哭泣着对我说:“病毒会杀死人,爸爸不准去。”我的专业知识让我明白:曾经出现新冠病毒的两个亲兄弟,SARS有百分之二十医务人员被感染,MERS有三分之一的死亡率,我也感到过一时的犹豫和害怕。但“到武汉去!”如同“到延安去!”的激情一直在我心头涌动:我的专业对口、身体健康,我需要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于是,我坚定地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还轻描淡写地“骗”家人说那里的防护措施和后勤保障都很好,我们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希望得到父母、妻儿的理解。
       带着东华医院的重托和亲人的挂念,千里奔行,我终于踏上了那片让我惴惴不安的土地,走进当地医院,隔着口罩和面具,我下意识地收缩着呼吸,生怕多吸一口就会被感染,多接触一下就会有风险。放眼望去,医院里仿佛全是赶集一样的症状病人,迟疑了一下,仅仅就是在脑海里迟疑了一下,根本来不及过多思考,因工作需要和我的同事们仅在我们到达武汉的几个小时后就自动的加入了这场“战斗”。这时我发现,我们援助的武汉汉阳医院就有30多位一线医务人员被感染住院,还有几位同仁病重,其中就有比我还小五岁的李文亮医生因感染去世,防护与后勤也严重不足。此时,大家的心情就像武汉寒冷的冬季一样被降到了冰点,沉重万分。

(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李海波儿子的家书)
       深夜工作之余,我又一次触碰到怀揣的一封书信。那是从重庆出发时儿子给我写一封亲笔信,他还叮嘱我一定要到武汉时才能打开。九岁的儿子在这封三行字的信里,有四句是叮嘱我保护好自己,我欣慰儿子的成长,感受他幼小心灵对我的牵挂,更害怕再也不能回家与他拥抱。所以我提笔写下了这样的一封家书。这封信既是对父母的告慰、爱人的思恋、儿子的鼓励和对领导朋友的感谢,又像是我生命中的“遗书”,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恕孩儿不孝。近期不能在身边陪伴,请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亲爱的老婆,谢谢你的支持和对家庭的照顾,现在家庭担子就交给你了,我想再对你说一句:我爱你!我亲爱的儿子,谢谢你给爸爸的礼物,爸爸听你的话到了武汉才打开的,爸爸非常喜欢。爸爸想给你说,我知道前方十分危险,我也怕,但这是我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多付出一点点,我认为自己可以多勇敢一点。咱们以后可以不是很能干,但一定要有责任心与担当,还可以多努力一点、勇敢一点!我亲爱的朋友们、亲友们、同学们、同事们、领导们,非常谢谢大家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发挥所能勇往直前,在战场上与“疫神”抢跑。我们一定会科学地防护到位,保证安全,我一定能把所有的队员安全带回家。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咱们举杯同庆!

(援鄂医疗队队长李海波脱掉防护服满脸勒痕)
       在我们大家俗称“毒区”的新冠病房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浑身上下穿着密闭笨重的防护装备,密不透风,寒夜里冰冷刺骨,但一旦工作起来又会全身冒汗,一个班结束后全身酸痛,气喘吁吁。记得有一位和我父母差不多年龄的阿姨病情十分危重,入院时明显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全程离不开呼吸机、氧气管,我在她身旁操作治疗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她呼出的气体、水雾大量地喷在我的面具上、手套上,沉重的呼吸声就在我的耳边回响,治疗之外,我们还要慢慢地搀扶着她、帮助她解便、进食、排痰等等。因为属于完全隔离状态,家属无法在身边照顾,但她的女儿一直在医院楼下停车场的车里从未离开,每天几个电话关切地询问母亲的病情变化,她们在危机中凸显出来的温暖的亲情和恩爱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感叹人世间相爱与相守的美好,也感受到我们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崇高。此时此刻,我化身为病人的子女,全身心地给予病人安慰、鼓励、希望,多些再多些。直到她终于可以脱机,脸上露出樱花一样的笑容时,我觉得我能够护佑一个生命的成功,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的有价值、有意义……
       二月底,我们按照统一部署把未出院病人转移至火神山医院后,立即转战大集方舱医院。这一次,我被任命为医务部主任,在新的岗位上,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统筹参与制定了医院的所有制度、计划、流程,安排所有病人的核酸采集、诊疗、转诊、出院,协同召开各种大小会议上百次。我每天睡眠3、4个小时是常态,暴瘦了近10斤,但我没有感到一丝的疲惫,没有一步的退缩和犹豫,我时刻铭记着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时刻铭记着重庆父老乡亲的嘱托,在这里,我代表着重庆医务人员的能力、担当与风采!在大集方舱医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体病人治愈出院,我们做到了所有病人零死亡、所有700余名医护人员零感染,仅一名病人因病情加重转院的优秀成绩,而且整个治疗疗程、治愈率均表现优异,获得了中央指导组、武汉市以及同行们的高度赞扬。武汉市汉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评价我们是“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体现了先锋战士的高尚品质”,同时我也被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疫情改变了社会和很多家庭,也让我更懂得了珍惜与爱护。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光荣使命,我非常自豪有机会到武汉尽职,让我得到了成长与磨砺。

       在武汉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不止一次被身边那些奋战抗疫的同志们深深震撼:中央指导组医政干部为了督导工作落实不分白天黑夜,深夜开会更是家常便饭;武汉当地医务人员的家虽只有几公里远,但却有几个月没能回去;社区工作者冒着风险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不管以前是什么岗位的警察,他们只要一得到命令,立马出发向前冲。后来我发现,这些冲在最前面的同志几乎都是共产党员。是他们在抗疫第一线给我亲身示范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共产党员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20年后再一次萌发了入党的愿望,而这一次,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强烈和坚定。在汉期间,我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有了我崭新的政治生命。这是我一生最自豪、最难忘的时刻。
       离开重庆54天以后,我和我的战友们终于回家了!当我们返航的飞机沐浴水门、手捧鲜花接受重庆父老乡亲敬意的那一刻,我依然热泪盈眶、心潮澎湃。能够到武汉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是我一生重要的宝贵经历。是国家和东华医院的培养让我有敢于面对挑战的决心,是党的领导让我敢于担当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初心,我和我的战友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守护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始终不会忘记当我们第一天穿上这件白大褂时许下的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供稿人:
重庆东华医院   李海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