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勇担健康使命的“医者”
——启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陆健泉
庚子年这个不平凡的春节,相信大家过的都不容易!荆楚大疫,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每天的病例数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只要每上升一个数字,就会揪动千万人的心。
那么,我们南通的数据怎么样呢?南通至今共有40个确诊病例,其中启东就有3例确诊,是发病例数最少的县市,而且都是武汉回启的输入病例,现在3例病人已经全部出院。
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有着疾控经验、医院管理经验、医学专长于一身的,专家学者,他就是启东市卫健委党委书记,启东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陆健泉。
凭借应对非典、甲流感、禽流感的防疫经验,陆健泉结合多年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果断向市领导建议,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后勤保障组、院感防控组,24小时内集结到位,投入战斗。
“没问题,我来落实……”、“没问题,我来负责……”、“没问题,我来协调……”。召必应,应必回。
疫情在前,是他撑起了全市抗击疫情的希望,“防输入,防扩散”的重要举措为阻击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造发热门诊就诊布局与流程、设置隔离观察点规范、建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等一系列的防控救治举措,使“医护人员零感染,确诊病人零传染”的目标得以实现。他指挥着白衣战士们精准施策、与时间赛跑,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同志们,就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来检验我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让我们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坚守好启东人民的健康,我会始终和大家,一起战斗!”
此时,陆健泉早已忘记自己也是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隙狭窄十多年的病人。
全年365天无休的工作就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没有人能够,计算出,他为了健康事业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也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忍受了多少疼痛?
2014年的5月,启东被确立为江苏省深化医改先行先试县市后,他带领的团队不懈探索、改革创新,医改工作居然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前列。
陆主任总是说“群众的就医体验好不好,就是考验我们的标准”。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医院的两大紧密型医疗集团,实现了“龙头带动、城乡一体、资源集约、技术共享、管理同质、发展同步”。
你看,在乡医院里,人医的专家正在开展会诊手术、教学查房;乡镇医生在线咨询疑难病例,手机微信群、远程会诊分分钟,沟通见结果。
上海来启的参观团队看到人医的“简易门诊”简直惊呆了,每天有200多位慢病患者不用缴纳挂号费,在门诊大厅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连说:“阿拉上海人是做不到个。”
家住南阳镇南阳村的83岁施老先生,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7年了,说起启东的呼吸慢病管理中心就竖起大拇指:“4个月前还坐着轮椅呢,现在能自己骑自行车来复诊了!”
这就是医改,给启东人民的获得感。2016年的2月,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县级公立医院院长代表,陆健泉受邀参加了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医改工作圆桌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同年的4月,启东市被评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四个示范县之一。2019年的12月,我们“启东新医改”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
陆健泉不仅是卫健系统的领航者,也是启东市人民医院的掌舵人。不仅是医改的先行者、更是医院管理的决策者。作为人民医院院长,陆健泉带领的团队打造出了国家级胸痛中心,2019年人民医院救治心梗病人的PCI最短时间是45分钟,这是什么样概念呢?国际标准60分钟,国内标准90分钟,被救活的王先生送来几面锦旗,激动地说,“幸亏我在启东,要不命都没了!”
在救治病人的路上,医生没有终点,他们只有无尽的远方!每次听到中风患者错失,救治黄金时间,就十分痛心,陆院长带领的团队,一年内,建成了国家级卒中中心,门药时间最快27分钟,获得全国优秀卒中团队。
作为江苏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他还参加了吴政隆省长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他说:“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急需人才引进,我们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陆健泉为健康启东事业,倾注心血,一直在路上,他用汗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不变誓言。
作者:启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龚海燕 陈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