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我去支援武汉,你同意吗?”

2020-05-1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我去支援武汉,你同意吗?”
——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主管护士胡德雪援鄂抗疫先进事迹纪实

       作为骨干护士,胡德雪去年底刚出色完成医院三级复评审任务。她本想放松一下,抽空回一趟多年没去的老家,陪爸妈过年,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没想到,这团圆的梦让位给了急需援助的武汉。
       1月24日清晨,凑上三天假期的她带着老公孩子赶往安徽老家,在路上突然看到医院微信群里发布的援鄂通知,一向冲锋在前的她没与老公商量,就悄悄报了名。晚上到了父母家里,一家人刚吃好年夜饭,她就接到了回上海待命支援武汉的通知。看着年迈的父母,她内心不安,尽力压抑住自己的情绪说:“爸爸妈妈,武汉疫情严重,需要我们上海的医护人员前去援助,女儿不能陪你们过年了,对不起。”父母与爱人惊愕之后,明白事理的他们并没有阻拦,反而安慰她要注意安全。第二天清晨驱车返沪时,她问爱人:“我去支援武汉,你同意吗?”尽管万分不舍,爱人还是说:“娶了护士,就要有觉悟,你只管去冲锋陷阵,我负责贤良淑德。”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
       1月28日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了。离别时,胡德雪抱了抱年幼的女儿,泛着泪光向女儿承诺:必将保护好自己,早日回家!
       来到武汉第三医院后,医疗队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全护理知识培训,随后迅速投入到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重症监护室患者插管上呼吸机占了大多数,容易产生气溶胶,医护人员时刻有浸泡在病毒之中的风险。患者病情危重,护理难度大、工作强度高,但这里没有护工,因此护士除了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吃饭、大小便等生活问题也要给予帮助。她很快克服了恐惧,全身心的投身到战斗中。
       重症监护室工作是繁忙的,病人常常有突发情况出现。凭着多年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她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推抢救车、注射、递上除颤仪……她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夜班时,同伴责任组里一位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她立刻上前帮助进行心肺复苏,与医生整整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在与生命赛跑的一个小时里,她忘记了时间,感觉不到疲惫。当医生拉着她说:“雪姐,停下吧,我们尽力了!”浑身被汗水浸湿的她,忍不住流下泪水,为没能留住病人的生命而遗憾。
       起初的几天,因为供氧压力不足问题,病区需要搬运大量氧气瓶备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行动很不方便,但在频繁搬运几十斤重的氧气瓶,拆卸安装多次后,她熟能成巧练就了高超技术。虽然累得汗流浃背,而且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但她看到病人稳定的氧饱和度后,觉得苦累都值得了!
       由于所在病区位于医院11楼,位置高,经常出现中心供氧压力不足的问题。为了病人安全,彻底解决问题,元宵节那天,全科人员一起干了件大事。在陈尔真领队的指挥下,将全科搬迁到一楼。那么多的危重患者和仪器设备要一起搬家,有着巨大的工作量和风险。虽然是8点到12点的排班,但是她又一次“忘记”下班,主动加班和队员们一直忙到下午搬运完成。虽然倍感劳累,但看到呼吸机不再报警后,她感到那一刻的饥饿与疲惫都已经不值一提。回到宾馆,已是下午16点,吃了还有余温的午饭,宾馆贴心准备的汤圆,虽然有些冷了,却依然很甜。
       在援鄂的这段日子里,所有宝贵的时间,她除了休息都用来抢救和照顾患者。身上的汗湿了再湿,一直在火热和透心凉之间不停转换,护目镜里的雾气变成水滴,滴在防护服上。在疫情一线,胡德雪的优秀工作表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3月14日,她火线入党了。她说,能来到这里,与武汉人民共同战斗,是她的职责所在,也是这一生的光荣!(供稿: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