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夫妻同心 共同战“疫”

2020-05-1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夫妻同心  共同战“疫”
——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夫妻兵”赵志刚、逄博

       他是追寻密接的“猎手”,她是甄别病例的“侦探”。疫情之下,他们并肩作战,以坚守和奉献践行着疾控人的责任和担当。
       赵志刚,是省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防控密切接触者管理组的副组长。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控制疫情蔓延,根据每一例确诊病患的活动路线寻找密切接触者,落实居家隔离观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步,密切接触者管理组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全省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调查以及追踪。具体来讲,就是追踪病例乘坐的交通工具上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乘客——这部分人群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是重点管理的对象。我省启动了一级响应以后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通过与公安系统密切配合,更大程度的完成了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查找。同时,他们还要根据省外发来的协查人员名单,开展密切追踪和管理,通过各地疾控系统的力量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追踪和密切关注。
       追踪密接,工作量大而繁琐,需要极强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工作中他要始终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心无旁骛,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密接人员信息。每天的协查函都像雪片一样飞来,需要追查的密接人员多达几百个,要确保每个密切接触者都接受医学观察。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追踪密接人员信息近六千人。
       妻子逄博也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她所在的检测检验组承担的工作任务是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标本和密切接触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逄博从事病毒检测工作已经十年了,这次严峻的疫情,让她意识到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实验室检测对于病例诊断具有“一锤定音”的重大意义,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着病人、医务工作者以及全省全国各部门的生活与工作。因此,无论任何时刻接到运送标本的通知,他们都要在第一时间接收并检测。从接收样本的那一刻起,逄博和战友们就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从标本接收到出具结果大约需要4小时,在这4个小时的时间内,需要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全程穿着防护装备。因为防护服材质的特殊,他们时常被汗水浸湿内衣与双手,每次实验结束之后整个人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身体疲惫不堪。有时候一轮实验还没结束,又接到新的送样通知。
       虽然同在一线,但因为两人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从年前工作开始之后有十几天都没见过面。赵志刚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组里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的都是他;可到家以后,逄博还在实验室没有回来。等天亮了逄博回到家,赵志刚已经回到单位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有时候,他们干脆就吃住在了单位,随时待命。两个年幼的女儿也只能交给父母照看。这段时间,赵志刚和女儿只见过一面——小女儿看他时生怯的眼神让他心里发酸。有一次跟孩子视频,大女儿委屈地问:“为什么我同学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家陪他们玩,而我和妹妹每天都见不到你俩呢?”
       父爱母爱的暂时缺席,令他俩深感愧疚。但他们相信懂事的孩子们能够理解他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起担当责任的榜样。
       对于他们的工作,父母也是竭尽全力支持,从来都报喜不报忧,总是说家里什么都不缺,让他俩“安心工作,有时间就喝点水休息一会儿”。每当问及父母的身体状况时,他们也总是笑着说“不累,都挺好的,孩子都很乖……”但他们知道,父亲高血压多年,一直靠药物维持,母亲常年腰疼并患有慢性胃病,而两个年幼的女儿正处于活泼好动、调皮缠人的年龄,平时夫妻二人照顾孩子尚需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每日照顾孩子、买菜做饭、料理家务,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姥爷需要父母去照料。
       “为全国人民驱散这场突如其来的阴霾,用一个小家庭暂时的别离换取祖国大家庭的安康,这一切付出都值得。祖国培养我们多年,相信在她有难之时,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都不会袖手旁观。”当接到上级要求抽调检验人员支援武汉的通知后,逄博即时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报了名。“熬过黑夜必将拥抱黎明,我们坚信终将携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疾控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由于感染风险的存在,更需要他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赵志刚、逄博夫妇,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疾控工作者一起,共同战斗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们见过济南从子夜到凌晨每个时辰的样子,正是这个城市的美好,这个国家的多娇,让他们心甘情愿并竭尽全力的守护她的幸福安康。

         文/邓文锴   摄影/胡毅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