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战“疫”,离不开他们的眼睛

2020-05-1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战“疫”,离不开他们的眼睛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管理组工作纪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要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明确了方向。

疫情组日常工作现场(1)
 
       如何科学的判断形势,怎样精准的把握疫情,便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疫情防控指挥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我省疫情防控的工作队伍里,就有一支孜孜不辍、追求精准的特别分队——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管理组,主要负责全省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疫情监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分析疫情变化,开展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议等。
       在疫情管理组,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决定着成败,面对各地随时上报的大量原始信息,他们必须在任何时间及时准确快速的处理。副组长张圣洋因连续加班,深夜开车回家时,眼睛感觉都要睁不开了;老大姐曹杰为了在规定时限完成病例审核,每晚从十点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的眼睛却在紧紧盯着屏幕;小帅哥孙大鹏因长时间“追踪”密切接触者信息,眼睛都熬红了……
       是的,在这个“战斗分队”里,眼睛是每位“战士”最重要的武器,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疲惫的,但眼神却是坚定的,每一条病例信息、每一个疫情数据都被这样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细致扫描、精准捕捉,这样一双双时刻警觉、不知疲倦的眼睛正是这场疫情防控“战役”的“瞭望哨”。

疫情组日常工作现场(2)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在从疫情直报网络拿到各类准确的监测数据后,疫情管理组还要马不停蹄的展开病例追溯、密接排查、数据分析、预警预报等工作,他们通过分析全省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和个案调查等资料,查找每一例病例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通过分析不同病例间的流行病学交叉关系,病例在不同地区的活动轨迹,发现隐藏的聚集性疫情以及不同病例间的传播关系。分析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数十起聚集性疫情,指导各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弥补了防控漏洞。

疫情组日常工作现场(3)
 
       这些工作让隐匿在大量无序数据下的疾病传播逻辑更加清晰、“疫情魔鬼”面目可辨、无处遁形,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战役”的“情报站”。
       疫情管理组还密切关注着全国疫情发展态势,结合我省疫情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提出建议。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后,他们及时提出了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建议,虽然我省病例数迅速增加,但是大部分病例发病前均有疫情高发省份的外出史,或者密切接触史,因此我省防控工作的重点仍然是防止输入为主。后期根据密切接触者发病数的增加,家族聚集性疫情的增多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又及时提出加强社区防控的建议,为我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时,疫情管理组又是这场疫情防控“战役”的“参谋部”。

专家们进行疫情研判

 
       “我们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盯得最紧、坐的最稳、想的最细,但是职责所在,我们义无反顾”,张圣洋如是说。正是这些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疾控骨干的默默付出,使公众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疫情信息,使战“疫”指挥部的各项决策有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依据。
       在这里,数字是冰冷的,但工作的热情是滚烫的,疫情防控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但他们的信心是持续倍增的。他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战胜‘疫魔’,拥抱崭新的春天”。(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裴耀文  邓文锴)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