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一声“到”、一生“到”

2020-04-2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一声“到”、一生“到”
——达州市通川区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李世凤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打仗,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中心党支部书记车柏林同志带领牵全体职工做出冲在“疫线”的庄严承诺后,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役军人、党员李世凤,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按照年龄结构统计单位人数、清点单位抗疫物资、制作抗疫资料......,决心以“召必战,战必胜”的誓言,为辖区居民筑起隔离病毒的钢铁长城。
       退伍不褪色 当好疫情防控的“先行者”
       李世凤同志转业前在银川某集团陆军服役,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5次,2015年服从组织决定,转业分配到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朝阳中心作为医疗单位,专业性非常强,与他在部队从事司务长的岗位有本质差别,他来到单位后,尽管与医疗知识比较陌生,他始终坚持在部队少说多做的信念,虚心好学的本质、不计回报的品格在朝阳中心默默工作着。 
       朝阳中心是通川区服务范围最广、服务人员最多的基层卫生机构,是保护辖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眼看明天就是大年三十,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战“役”即将打响,下午下班后,他毅然决定把昨天刚从成都回到家,还没来得及享受团聚幸福的家属、12岁的大女儿和4岁的小女儿送回碑庙老家后,当晚上八点又返回城里,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做好一切准备。根据中心抗疫统一部署,大年三十早上六点,他主动带领3名同志,迈着坚定的步伐,必胜的信心向客运西站走去,为回家团聚的居民检测体温,提供医疗服务。这天下着大雨,是入冬以气温来最低的一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一直监测到下午两点结束,方便面成了他们中午的团年饭,当日共筛查38车次,383人。下午五点,单位又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抽调医务人员到火车站出站口,为返达回家的旅客检测体温,他主动给单位领导说:家人都在碑庙老家山上,晚上一个人在家,自己可以去火车站执勤,让单位的其他同志除夕夜在家好好陪家人团聚,他当晚通宵执勤,默默的为旅客、为同事守护着安宁,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给接班的同志详细交代后,才回家休息。
       退伍不退志 当好疫情防控的“逆行者”
       家——单位,两点一线成了李世凤的生活轨迹。一线抗疫的艰辛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从疫情爆发以来,在抗“疫”的道路上,中心最大的工作就是下社区对湖北返达、重庆返达,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的面访和解除居家隔离签字面访工作。中心服务的辖区面积广,人口多,他心里明白,钢花小区是西外面积最大的老旧楼房、全无电梯、居住人口密集。正月初三这天,他主动领取钢花小区100多人的访视名单,带着两位年轻的同志,义无反顾的向着目的地走去,穿梭于就连社区人员都分不清的老6栋,新6栋,一上午下来,手机记录38000多步。正月初六,已经是深夜十二点过,又接到紧急电话,需要马上上报数据,通知就是命令,他马上穿好衣服回单位上报数据,等汇总数据上报后,已是凌晨2点多。他用双脚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隔离墙”。
       退伍不退本色 当好疫情防控的“守护者”
       防疫一线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还隐含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大年初四晚上九点多,接到群众举报,有从外地回来的疑似人员,在时尚家苑小区人聚众喝酒,需要中心安排医务人员前去检测,他不到15分钟就赶赴现场,现场聚餐人数14人,对当事人逐一登记,逐一检测体温、等落实完所有信息,已是晚上十一点多。回到家刚休息的他,又接到通知,有湖北籍旅客在恒源大酒店入住,需要前去检测体温,他又赶赴酒店,对湖北籍旅客进行面访,落实完工作后,再休息已是深夜1点多。这只是疫情期间的一个普通的夜晚。当阳平社区罗浮阳光出现新冠确诊者,上级对出现确诊患者的7栋1单元实施一级管控,他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说自己刚从部队回来,年轻,身体素质好,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他每日上午9点,下午3点入户对7栋40户153人进行面访身体状况,体温监测,登记台账,雷打不动的坚持着。
       战“疫”还在继续,他以实际行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使命,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宽广胸怀坚守着抗“疫”岗位,誓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一道抗击病毒的生命堤坝,保护好居民的健康。这也是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最好诠释。(供稿:
达州市通川区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